2024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考点汇总(题型分析+必背古诗词)1、满分150分,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填空题)、作文 2、选择题,会做的做对,不会做的可以采用排除法,一点都不懂的选C(注意不能全选择C)。(例如10道题有3道会就做对来,剩下不会的就统一填C) 3、阅读题,一定不能空白,要根据短文的大意,加以个人的理解,把题目需要阐述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即可拿分。 4、作文共60分,先抓题目的要旨,再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为出发点命题。如果语文功底不是很好的同学,作文一定不能空着,时间一定要调配好,可以选择先写作文,作文一定要保证写工整,内容质量其次,头尾要写好,无论如何字数一定要够(不会写也要写满)。 考题小tips 1 汉字读音 1.考查形式: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相同/读音不完全相同/读音全都正确/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 2.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3.注意: (1)读准形声字。如:歼(jiān)灭,刹(chà)那;粗犷(guǎng);发酵(jiào)。 (2)比较形似字。如:填(tián)空—慎(shèn)重—缜(zhěn)密—嗔(chēn)怒。 (3)留心多音多义字。如:咽(yān)喉;吞咽(yàn);哽咽(yè)。 (4)辨析习惯性误读。如:档(dàng)案;应(yīng)届;惩(chéng)罚;痉挛(jìng luán)。 4.做题技巧:反向排除法。 2 字形 1.考查形式:下列词语中,找出有错别字/没有错别字/只有一个错别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2.要求:掌握现代汉字字形。 3.错别字情况: (1)笔画错误。如:歩伐(步); (2)偏旁错误。如:狭獈(隘); (3)形近、音近、义近致误。如:肆业(肄);题纲(提);串插(穿)。 4.做题技巧:依义辨形、依形析字;依据词结构析字。 3 正确使用常见词语 1.同义词辨析 (1)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如:“希望”“期望”“渴望”一个比一个程度重。 (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事情”比“事故”范围大。 (3)具体与概括不同。如:“书”是具体的,“书籍”是概括的。 (4)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如:“教诲”是褒义的,“教训”“人”是中性的,“家伙”是轻蔑的。 (5)语体色彩不同。如:“黎明”是一般用语,“拂晓”一般用于军事上。 (6)适应对象不同。如:“爱戴”对上,“爱护”对下。 (7)词的搭配关系不同。如:说话用“含糊”,字迹用“模糊”,不能对换。 2.近义词辨析 (1)要求:掌握相近词义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如: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 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2)技巧:一般可以从意义、色彩和功能三方面着手进行辨析。 3.成语的使用 (1)弄清成语的来源、故事内容及本来意义; (2)明确成语所指对象及适用范围; (3)分析成语的感情色彩; (4)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别; (5)注意成语语义与句中其他词语的意义重复。 4 辨识并修改病句 1.语序不当 (1)前后语序颠倒、不对应。 (2)几个定语都不带“的”的一般顺序:领属性定语+指示代词+数量短语+形容词+名词(中心语)。 (3)多项状语的一般顺序:表时间、原因、目的等的词或短语+表状态以外的形容词和一般副词+表地点、方向的词或短语+表状态的形容词+动词(中心语)。 2.搭配不当 (1)共用主语、宾语。 (2)定语和中心与的搭配问题。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造成句型不完整,缺乏主谓宾等。 (2)词汇多余。 4.结构混乱 (1)结构纠缠不清、结构含混、不整齐(句式不均衡)、不全、未完等情况。 (2)重复啰唆。 5.表意不明 (1)说话过程中不同的逻辑停顿,句子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含义。 (2)时间状语不明确。 6.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以偏概全” “主客倒置” 、“否定与肯定不一致”、“一面与两面不对应”“范围大小不一样”等。 (2)平行关系和包含关系。如:“文教工作者”与“中小学教师”之间不能用“和”。 5 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1.考查形式 (1)承接题:只给上句,要求选择与之衔接相连贯的下句。 (2)排序题:给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排成一段话。 (3)嵌入题:给定上下文,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嵌入一句。 2.语言的表达要求:准确、鲜明、生动。 (1)话题统一。 (2)表述合手事理、语境,不能出现前后、主次颠倒等情况。 (3)前后照应。 3.语言运用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1)用语要看对象。(如敬辞、谦辞的选用) (2)用语要注意场合。(有严肃,有诙谐) (3)用语要注意表达方式。(让人容易接受,不生硬、无礼) (4)用语要考虑目的。 4.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6 阅读基础知识 1.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及特殊规律 (1)记叙文:抓住记叙要素、顺序、人称、结构、详略以及含蓄的语言,谋篇技巧及叙议结合等; (2)说明文:抓住说明的类别、特征、本质、科学性、条理性、准确性、鲜明性以及说明方法; (3)议论文:抓住议论的三要素及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犀利的语言; (4)散文:先明确其属类,以便或抓观点、看法,或抓形象、事理,或抓情感、态度,或抓寓意、哲理,然后透过其散形抓住其凝神,以掌握其本质; (5)小说:抓三要素,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分析其人物塑造的手法,情节发展变化的安排,环境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从而概括出人物的典型性格。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从理解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把握文学作品的情调等方面着手。 (2)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化;凝练含蓄;新鲜多样;富有音乐性。 (3)鉴赏作品的表现技巧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有个“技巧”问题。如材料方面的有无相生、虚实结合、宾主相衬、以小见大;结构方面的断与续、伏与应、顺与逆、对比、映衬、悬念,其他还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刻画人物、设置情节、描写环境等。 3.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1)概括、分析。 (2)评价鉴赏。 附必备古诗: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之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晋】鲍照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代出自蓟北门行》) 【西汉】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少卿书》)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报任安书》) 【三国】诸葛亮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汉】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鸿鹄歌》) 【南朝】刘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战国】李斯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 【魏】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有作》)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之二)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后出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论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醉歌行》)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裴休】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陆游】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西山村》)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位卑不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抒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生。(《三月十七日夜醉作》) 【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只恐夜深花睡去,放烧高烛照红妆。(《海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赤壁怀古》)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酬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贺欧阳修改仕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王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张养浩】 兴,百姓苦;忘,百姓苦。(《山坡羊》) 【汤显祖】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园?(《牡丹亭》) 【冯梦龙】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戚继光】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望阙台》) 【王夫之】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悲风动中夜》) 【于谦】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观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出师讨满夷》) 【张家玉】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军中夜感》) 【赵翼】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孙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 【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之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已亥杂诗之二》) 【张维屏】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新雷》) 【秋瑾】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宝剑歌》) 【章太炎】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狱中赠邹容》) 【徐锡麟】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塞》)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无题》)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无题》)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我有一言须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别诸》)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 【何香凝】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辛亥前二年送仲恺去天津与社会党人联系》) 【毛泽东】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七律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七绝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 重阳》)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 答李淑一》)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 昆仑》)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 雪》)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 雪》)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沁园春 长沙》)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 娄山关》)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 会昌》) 【陈毅】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梅岭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