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计划机制的特点是(BD) A.微观性 B.宏观性 C.自发性 D.事前性 E.事后性 6.2、市场机制的特点是(AE) A.微观性 B.宏观性 C.自发性 D.事前性 E.事后性 6.3、“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ABDE)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6.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ACDE) A.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 B.计划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发挥辅助性调节作用 C.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 D.市场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E.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6.5、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有(ABCD) A.经济关系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营管理法制化 E.保障制度个人化 6.6、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特征是(ABCDE) A.自负盈亏 B.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C.自主经营 D.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E.依法纳税 6.7、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具有(ABCDE) A.统一性 B.开放性 C.竞争性 D.公开性 E.有序性 6.8、以下属于市场失灵现象的有(ACD) A.垄断的形成和对产业的控制 B.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失误 C.公共产品的生产 D.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E.地方保护主义 成考政治多选题复习四 7.1、按劳分配的含义包括(ABCE) A.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B.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D.劳动者应该获得他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 E.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7.2、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在于(ABDE) A.社会主义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没有达到充分发达的程度 C.按劳分配是最公平的一种分配制度 D.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的社会分工 E.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7.3、以下属于按劳分配的有(AC) A.国有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 B.国有股份制企业里劳动者个人通过投资入股获得的报酬 C.乡镇企业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 D.个体户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获得劳动报酬 E.科技工作者凭借其知识产权获得的报酬 7.4、生产要素分配包括(ABCDE) A.资产收益 B.资本收入 C.信息收入 D.科技收入 E.房地产收入 7.5、我国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是(ABDE) A.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C.由于生产要素创造价值 D.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需要 E.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 7.6、规范收入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有(ABCDE) A.保护合法收入 B.取缔非法收入 C.整顿不合理收入 D.调节过高收入 E.保证低收入者的最低生活需要 7.7、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含(ABDE)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商业保险 D.社会福利 E.社会优抚 7.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ACDE) A.社会稳定功能 B.共同富裕功能 C.市场运行保障功能 D.劳动力再生产功能 E.经济调节功能 成考政治多选题复习五 8.1、民主政治是(ADE)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 B.资本主义的虚假的东西 C.指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E.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8.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的原则是(ABE) A.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D.直接选举 E.民主集中制 8.3、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BE) A.多党制 B.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合作 C.在现阶段暂时性的合作 D.一党制 E.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含(ABCD)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共产党一党执政制 8.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它们的(ABDE) A.领导力量一样 B.阶级基础一样 C.实现形式一样 D.本质内容一样 E.承担的历史任务一样 8.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AB)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立法机关 C.最高司法机关 D.最高监察机关 E.最高行政机关 8.7、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是(CDE) A.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B.国家的权力机关 C.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E.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8.8、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BCDE) A.发展民主 B.加强法制 C.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E.维护安定团结 成考政治多选题复习六 9.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ABCDE)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C.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E.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2、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ABC) A.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B.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C.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在全民范围倡导共产主义道德 E.制止干部队伍中的消极腐败现象,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9.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是(ABE)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 B.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 C.改革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文明建设 D.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精神文明建设 E.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 9.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共同点是(ABCD) A.指导思想上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内容基本互相涵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两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包括教育和科学在内的内容广泛的概念 C.目的与功能:两者都以人为对象,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D.产生根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反映 E.文化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9.5、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素质包括(ABD) A.思想道德修养 B.科学教育水平 C.人道主义观念 D.民主法制观念 E.天赋人权观念 9.6、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ABC) A.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 B.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市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C.在全社会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D.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 E.在全社会树立共产主义思想、普及共产主义道德 9.7、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ABCDE) A.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 D.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声誉、尊严、团结和利益 E.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9.8、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涵是(ABCD)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E.移植西方文化 9.9、邓小平提出“两手抓”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E.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 成考政治多选题复习七 10.1、我国外交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指(ACE)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B.天赋人权高于一切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闭关自守地处理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 E.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 10.2、我国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 A.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 B.引进和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 C.获得知识和传播信息的窗口 D.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E.对外援助的窗口 10.3、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利用外国资金 D.承包国外工程和劳务合作 E.国际旅游业 10.4、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在于(ABCD) A.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内在要求 E.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需要 10.5、利用国外资金应当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拒绝一切不平等的附加条件 B.利用规模要适度,量力而行 C.要同偿还能力、消化能力相适应 D.外资利用要保证重点建设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E.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10.6、发展对外贸易的具体作用是(ABCDE) A.协调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B.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C.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国内就业机会 D.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E.活跃国内市场,改善人民生活 10.7、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ABC) A.发展问题 B.南北问题 C.经济问题 D.和平问题 E.东西问题 10.8、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BC) A.全方位 B.少环节 C.多形式 D.多层次 E.宽领域 10.9、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BC) 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D.全球经济一体化 E.科学技术无国界
|